第332期明覺文、圖:侯松蔚
2014-07-09
http://mingkok.buddhistdoor.com/cht/news/d/40918
2014年6月21、22日,吉祥香巴大乘林假借香港跑馬地東蓮覺苑寶覺小學禮堂,恭請世界知名的卡盧仁波切 (Kalu Rinpoche) 主持為期兩天的法會。仁波切是藏傳佛教碩果僅存的香巴噶舉派 (Shangpa Kagyu) 傳承持有者,以勇於揭示教界陋習,說法幽默而現代化、緊扣生活、直指人心著稱。是次法會期間,他作了許多切中時下佛教徒常見弊病的開示。筆者有感其教言對廣大修行人之重要性,乃撮寫重點於此,以饗讀者。
灌頂是善意的謊言?
兩天的法會包括兩場灌頂,仁波切就此說道:「真正的灌頂是觀想。」經典上記載某段時間內修持某一法門即能開悟,或者接受灌頂後會如何如何幸福,其實都是美麗的謊言,是為了策發、鼓勵弟子修持而說的。1
灌頂的過程是在解釋、示範如何觀想修持,並非給予加持或好運,灌頂後便要靠自己修持;而觀想的目的,是為了讓我們的心平和、安穩。透過虔敬結合觀想,成熟心續,才容易明心見性。
別滿足於唸咒、灌頂數量
仁波切指出,許多自認「修行者」的人很重視持咒數目,唸了許多咒便感到高興或滿足,卻甚少反觀自心,忽略內在功德;人們也很強調「修」了多久、受過多少灌頂,但這並不足夠,因為不保證能為自己帶來多少改變。除了持咒、灌頂,還須要透過止觀禪修等各種修持,減少負面思想,才能達至究竟的快樂。
莫太沉迷「加持」
仁波切稱過去曾以為自己是卡盧仁波切轉世 (按:上一世卡盧仁波切是藏傳佛教公認的大成就者) 故有能力給予加持,弟子們也這樣想,但結果並未為雙方帶來甚麼特別的事情,倒讓仁波切明白到欲以佛法滿足個人期望,只會偏離佛法的原意。
對佛法的殊勝加持有感受是好的,但有些人終生沉迷在這些感受中,則會本末倒置。仁波切本人也曾經把佛法簡單地看作加持,但後來反思這樣對自心有否裨益,便改變了看法:佛法的重點不是加持,而是實修、培養自身功德。經常去法會、灌頂,某程度上是有幫助的,但還不足夠,更須要了解佛法義理。
祖師們為何飛天遁地?
仁波切提醒,修學佛法並非到處去不同的道場會友聯誼,應該依止明師,深入修學,甚至閉關專修。而我們要找的老師,不一定要是甚麼「大師」,更可貴的是單純的老師──能夠給你清晰指引、讓你一門深入的人。歷史上著名的瑪爾巴大譯師 (Marpa,1012–1097) 從不以大師自居,其心子密勒日巴尊者(Milarepa,1040–1123) 首次遇見他時,他只是在耕田……
許多古代祖師的傳記,都大量記載他們飛天遁地、穿牆過壁的事跡,但仁波切會問:「他們做這些事情幹嗎?」(眾笑。) 古時沒有科學,故當時的人要講神通;現代科技昌明,神通不再重要。2 我們更須要閱讀近代大德的傳記,參考他們如何精進聞思、實學實修。
很多人對神通趨之若鶩,但佛法不重視神通,而重視實相;強調修心、修正現實人生。這方面我們須要模範、指導和鼓勵,因此須要上師。
大師不必是超級英雄
今人多把祖師大德視作完美的英雄而非須要學習的模範,但祖師們都曾出錯,正因為曾經犯錯才能找到正道,故莫認為出錯是壞事,也無須要求完美的上師。我們需要的是像凡人一樣的上師,而非表現得很高證悟、彷彿自己是本尊甚至是比神佛更厲害的人。上師需要有一般人的經驗,才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上的問題。
現代人求法很多但不知如何實修,古德卻能真正把佛法運用到生活中。這並非因為時代不同,實際上大家的心都是一樣的,古今並無本質的差異。若希望獲得真正的快樂,便要依循上師的指導,扭轉惡習、改進自己。
尋找能實際指導你的上師
每個修行人都想找到自己的上師,而佛教中的師徒關係應該是一對一,而非一對百千。上師愛護弟子如家人,弟子尊敬上師如領導;上師按照弟子個人根器、進度作出針對性的指導,彼此關係十分密切。因此,弟子應該尋找一位有時間與你相處、給你實際教授的上師,而非遠在地球另一角落、沒有太多機會接觸的上師。否則,純粹擁有一位名義上的「上師」,並無意義。
走出自己的獨特道路
仁波切認為,佛法中有眾多法門,是為了適應不同的人。現今佛法教學的最大問題是:接受某一法師指導的,全部修習同一法門。這樣很難進步,也難以徹見佛法內涵。
盲從大眾的說法,隨波逐流、模仿別人,並非真正修行。修行者不應聽到甚麼即急於行動,應先釐清箇中意義;有時要放慢腳步甚至停下來,自我反思,或者向上師求教,以自己的體驗結合上師的指導向前進步,走出自己獨特的道路。
培養真誠的發心
依止上師需要虔敬,觀修也需要虔敬。仁波切開示,虔敬能讓我們更容易洞見心性,但不要因此而強迫自己「虔敬」,蓋造作出來的虔敬很容易受動搖。親近承事上師,慢慢了解其功德,自然會生起真誠的虔敬。
同樣地,修學佛法也是不能勉強的。應多看歷史及先賢傳記,從中獲得啟發或鼓勵;多作聞思修,隨著知識、經驗累積,培養出對佛法的歡喜心。
根據仁波切的經驗,不了解「無常」則不能把佛法學好,聽法也只會水過鴨背。我們可能在邏輯上認知無常,但內心仍抗拒接受,並懷有相反的期望 (奢望「恆常」)。要體會到無常的真實性,才能觸動心弦,引發趨入佛法的動力;經常憶念無常,功德也會自然生起。
不卑不亢
有些佛教徒自覺懂得很多、修了很久,遂貢高我慢。這種心態會摧毀善業,也會妨礙對上師或佛法生起虔敬心。外表假裝成很好的修行人,內心煩惱卻沒有減少。因此,與其花時間研究觀想修法之類,不如專修皈依,培養虔誠心,對治我慢,讓佛法真正進入自心,繼而開啟智慧、生起證悟,這樣才有能力自利利他。
另一方面,卻有一類佛教徒不能接受自己,覺得自己不夠好、不符合佛法提出的功德,因此感覺很差。然而,抗拒自己亦無補於事。佛法是很美好的,但僅僅聞法,難以馬上清淨累積已久的習氣。我們須要了解自己、接受自己,如法對治問題。按部就班地持續修習,必能逐漸進步。
無須臆測空性、妄談覺悟
仁波切指出,有些人讀過一點佛學,便經常把空性掛在嘴邊,這個又說是空、那個又說是空。然而,對我們來說,更重要的是修學有助自己現實生活的法門。
另一些人則喜歡談論覺悟是如何如何,這也沒有必要,覺悟不是由別人告訴你是如何的。覺悟其實很簡單,保任內心平和、安穩,智慧及功德則自然生起;明白自心的本質,然後順其自然即可,別做太多或太少。
有些佛教徒懂得很多,但未能活學活用,故聞法與修法須要平衡。不論知道多少、證悟多高,最重要的是常懷謙卑、恭敬上師,與上師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;隱藏自己的功德,像一般人如常地生活,無須特別標榜是佛教徒。
表現謙卑並不等於失敗者,我們要這樣修心養性,才能繼續增長功德。否則,驕傲我慢將會退失功德。
不用標榜佛教徒
仁波切表示,佛法是指引如何開展個人素質的方法,重點不是要把人們都變成佛教徒。佛陀從未說過要你做佛教徒,也不曾要求你聽他命令或崇拜他、供養他。我們禮佛是為了放下我慢,供養是為了培養慷慨之心。除此之外,佛陀說的都是教我們認識、開發自身功德,自我改進,以適合的方式生活,不要批判別人,感恩和珍惜,活在當下,思維無常,觀照實相。上師的責任就是依照佛陀的精神,引導弟子發掘自己的素質。
1 筆者認為仁波切所指的美麗謊言,即佛陀的別時意趣、別義意趣。可參拙文〈佛語不能臆測,但也不能依字直解(上)〉http://mingkok.buddhistdoor.com/cht/news/d/40187
2 這讓筆者想起一個故事:一個人苦練神通多年,終於能飛越大海到達對岸。友人問道:「我花幾塊錢就能坐船到對岸。你練得那麼辛苦,就是為了節省這張船票嗎?」
留言列表